星期二, 12月 18, 2012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五)

[達克日記] 2012/12/18--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五)

[達克日記] 2012/12/11--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四)


(內有粗口,不喜請直接離開)


































































哇咧!幹得超棒!
現在繁中版跟簡中版打架了,更扯的是雙方附註的英文原文竟然還不一樣…
我該相信誰?

----


繁體中文版:
 



西蘇(Hélène Cixous)在一篇常被引述的文章〈故事集〉(Stories)裡,將二元對立與男性與女性的性別差異、以及男性在歷史上的優勢地位連結:


----


简体中文版:





海琳希克松(Hélène Cixous)的《突围》(Sorties)中有一段常被人引用,其中她把二元对立与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对立以及男人的历史优越性联系在一起:
 


----


幹得超完美啊!
到底是引自「〈故事集〉(Stories)」?
還是「《突围》(Sorties)」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Hélène Cixous一看就知道母語不是英美語系的,
我要去哪裡查這個人的生平著作列表啊?
我到底該相信繁中還是簡中啊?



http://en.wikipedia.org/wiki/H%C3%A9l%C3%A8ne_Cixous

http://fr.wikipedia.org/wiki/H%C3%A9l%C3%A8ne_Cixous



她果然是法國人!!!!!!!!!!!!

救命啊!!!!!!!!!!!!!!

我完全沒有學過法文啊!!!!!!!!!!!!!


----


這根本就是弄錯書名或文章的英文原名,然後沒有查證就亂翻譯!

繁中翻譯本說這篇文章的英文名叫Stories,所以翻譯叫「故事集」;
簡中翻譯本說這篇文章的英文名叫Sorties,所以翻譯叫「突圍」。

這根本就是有人打錯字,又不查證!

完全不能用「主觀譯者覺得怎樣怎樣」…

這是一種偽造文書!

Hélène Cixous這個作者,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寫過Stories或Sorties這篇文章,甚至兩篇文章都沒寫過。

你翻譯者硬生生栽贓這篇文章出來,
你跟我說這是「翻譯者的翻譯專業選擇」?

這就跟某甲走在路上,隨便抓了一個路人某乙,
說他要為二戰被屠殺的幾百萬人的死負責任一樣的混帳兼無恥!!!!!!!!!!

你英文那邊打錯字,沒關係,誰都有打錯字的時候…
問題是,你打錯字又沒有校訂英文,錯了第一次;
翻譯中文時,竟然跟著錯的英文直接翻了中文,錯了第二次;
最後,整本書至少要經過編輯跟翻譯者的三次校訂以上才能付梓印刷,
這時候也沒有人去查證這件事,又錯了第三、第四、跟第五次。

我還沒有加說,今天繁中版比簡中版晚出版,
繁中版譯者翻譯時沒有去看簡體中文版,把這個錯誤挑出來,
並且在繁中版上作上註解的錯誤。
(因為這件事,有可能對的人是簡中版譯者,錯的是繁中版譯者)

整件事就一整個王八蛋加混蛋、無恥下流、齷齪兼卑鄙,
這是學術專書!!!!!!!!!!!!!!

這不是你他媽路邊隨便賣的粉皮小說!!!!!!!!!!!!!!!





----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








----

相關日記:
[達克日記] 2012/12/19--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六)

星期二, 12月 11, 2012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四)

[達克日記] 2012/12/11--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四)

[達克日記] 2012/12/10--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三)



原本昨天讀到最後,我已經以為我能確定Schweickart講這段話指的是the feminist critique了;但,後面一段不管是繁中還是簡中版,都馬上翻盤......

----

雖然舒威卡爾特的觀察是針對女性書寫,她認為讀者必須在脈絡中閱讀的前提概念,卻被女性主義評論者延伸到男性書寫的文本。

----

虽然斯科维查特针对的是如何阅读女性创作的文本,但她的前提——文本与创作语境相关,阅读时必须把创作语境放在脑中——已经被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扩展到了运用男性创作的文学文本上。

----

所以,作者的意思完整解釋起來應該是:
Schweickart原意是指gynocriticism
但卻被女性主義評論家延伸到了the feminist critique

----

我真的好痛苦。

幾乎每一頁我都要這樣跟這些翻譯錯誤、校正遺漏等謬誤作戰嗎?

與其如此,我為何不乾脆讀原文版算了?
查字典比這樣前後比對兩種譯本簡單多了...

但是,我真的弄不到英文原版啊......
不管是AmazoniBooks上,都沒有我這本書的電子書,也借不到,
我目前所需閱讀的書單中,剛好只有那本完全沒有中譯本的書才有電子版.......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
 

星期一, 12月 10, 2012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三)

[達克日記] 2012/12/10--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三)



今天又讀到一段繁體中文版前後兩頁自我翻譯語詞不統一的狀況,一整個混淆不清,逼得我被迫去查簡體中文版,再度確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繁體中文版前一頁這樣寫的:

----

在一九七九年,修華特為女性主義的文學評論家找出兩種批判實踐:第一,「女性主義批評」(the feminist critique)——關注女性作為由男性書寫的文本的讀者;第二,「女性觀點評論」(gynocriticism)——關注女性作為文本書寫者。這兩項關注——讀者與作者——依然是整合各種女性主義文學分析的有效方法。

----

不誇張,後一頁馬上出現:

----


----

......救命啊!!!!!!!!!!!!!!!

翻譯者在翻譯Schweickart這段話時,寫了「女性主義評論」一詞,到底指的是
1、「女性主義批評」(the feminist critique)?
2、「女性觀點評論」(gynocriticism)?

這兩個差非常非常非常多啊!!!!!!

而且才在中文版的前後兩頁而已,你翻譯者跟編輯都沒有檢查一下的嗎?

這就是台灣學者作學問的態度嗎?
這就是台灣翻譯者的翻譯堅持嗎?
這就是台灣編輯的專業素質嗎?

我回到住處後,再度翻出學姊借我的簡體中文版,
只為了釐清Schweickart到底是在說the feminist critique還是gynocriticism

简体中文版前一页是这样写的:

----

1979年,伊莱恩•修瓦特界定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两种批评实践。第一种是女性主义批评(the feminist critique与女性阅读男性创作的文本相关;第二种女性批评主义(gynocriticism,与女性作为文本的作者相关。

----

而後一页则是这样写的:

----

举例来说,帕特洛西尼欧•斯科维查特(Patrocinio Schweickart)认为,阅读文学作品需要考虑其创作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则46)。

----

所以,我總算比較能暫訂Schweickart講這段話指的是the feminist critique
而非gynocriticism


我真的好痛苦。

幾乎每一頁我都要這樣跟這些翻譯錯誤、校正遺漏等謬誤作戰嗎?

與其如此,我為何不乾脆讀原文版算了?
查字典比這樣前後比對兩種譯本簡單多了...

但是,我真的弄不到英文原版啊......
唉,等一下我再去AmazoniTunes上看看吧.......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

星期六, 12月 08, 2012

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一)

[達克日記] 2012/12/9--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一)


好一陣子沒「公開」寫日記了,連噗浪都停了。

主因,是我回頭去做了一件我很久以前就該作的事情......
(OK,應該不是萊柏利讀者們想的那件。XD)

我終於把某篇拖了很久了論文寫完了。

對我來說,作研究跟說故事,可能還是作研究比較重要,
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之後有機會再聊吧?

----

在這段回頭埋首書堆作研究與文獻探討的期間,
真的是讓我吃盡了苦頭。

有辦法看到我臉書的人,大概就知道我哀嚎了多少次各種文獻翻譯版的謬誤。

雖然這一槍大概會打到很多人,但,我還是不得不懇切地說一句:
「翻譯版往往非常不可靠。」

我是真的想看原文版。

此處說的「原文」,其實不只是英文。
而是還有俄文與德文。

是的,我所使用的文獻最主要的原始語言版本是俄文與德文。
英文的也有,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我是真的想看原文版。
但,最大的困難其實已經不是「身為讀者的我,懂不懂得該語言」。

真正讓我無法去讀原文版的關鍵問題有三:
一、取得不到原文版(該書原文版可能早已絕版數十年)
二、原文版書價極為驚人(換成台幣,隨便一本都是三、四千起跳)
三、採購期可能需要長達半年,而且不保證有書

這話並非隨便說說......
我光是為了其中一本文獻的簡體中文版,就親自跑過兩趟大陸,
從四川順著長江一路找到湖南,再找到北京。

長江沿岸各大都市,我能到得了的書店,我都去問了。

該書簡體中文版,絕版。
(那更別提它的原文版了。)

最後的最後,我本來有機會買到一本,
結果問了書店店員,那最後一本在幾天前被另一個人買走了。

你可以想見當下,我在北京差點沒有吐血的樣子。

所幸,事後才知道,那最後一本,是我老師要我學長特地幫我去找時買走的。
因此,它回到台灣後,還是終於讓我拿到了。

千幸萬幸。

還有很多篇重要的參考論文,我也是想盡各種辦法,
委託各國的師長或朋友前往各大學圖書館想辦法影印出來。
因為,不一定每一個國家的學術論文都像台灣有博碩士論文網。

這也是為何我決定完全不鎖我的論文,直接全文公開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自己能讓有心找資料作研究的人省一點點力氣。

----

連有翻譯的版本都會遇到如此困難,
更別提原文版了。

但,我還是非常非常想要直接讀原文版。

因為,有很多書,不論是英譯版、繁體中譯版或簡體中譯版的翻譯,
都常常讓我很想吐血。

俄譯英或德譯英的狀況,在此就按下不表了,
真的寫出來,大概會婊死很多人,
很多翻譯者連語意學概論都沒念的感覺,我不想得罪太多人。

光是,中文版的翻譯,就經常讓我遇到:
「這段話裡面,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連起來之後,怎麼讀怎麼怪?」

所以,若我真的無法取得原文版時,我經常性被迫去比較諸多語言的翻譯版,
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跟心力,去交叉比對出原文作者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乍聽之下很荒謬,對吧?

但,這並不是小說或電影電視劇對白,翻譯錯一點點,
讀者可以自行想像、腦內補完,把劇情接上去。

這是學術,這是作研究。
錯一個字,就差非常多。

看翻譯本,看著看著,我經常會發現:
「各一章的翻譯,怎麼跟上一章的感覺不一樣,好像不是同一個人翻的?
而且每一章的翻譯者,好像都沒有把整本書看完?」
(OK,這就是另一個「學界覷聞」了,
巷子內的大概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在此跳過。)

更別談很多論文的作者自己在引用前人的文獻時,都根本沒先把前人的書讀完,就光顧著學台灣的記者斷章取義,到最後扭曲前人的本意,到達指鹿為馬的境界。

----

隨便舉一個比較容易懂的例子,也是我剛好今天唸書時看到的段落。

它的原文是英文版,我一開始讀的是繁體中文版,繁中版是這樣翻譯的:

----

我們在第五章一開頭,引述過阿圖賽的文章,他認為意識型態的運作方式是強迫接受「想當然爾」的觀念,他進一步指出,意識型態有效運作的重要指標之一便是: 社會中的個體成員認為自己是自由地選擇信仰:「個體受召喚為(自主的)主體(subject),自主地屈從於意識形態主體(Subject)的命令;亦即 他(自主地)接受屈從(subjection),並以為種種屈從性的姿態和行動都是自主的」(249)。

----

看完之後,我彷彿、好像、疑似,能夠知道作者引用阿圖賽的話,是想表達什麼東西。

但是,他的翻譯跟原文的註解加回去之後,跟我對「意識型態」的定義與同一本書第五章所說的意識型態定義出現了極大的歧異。

更遑論,這個繁體中文版翻譯的作者跟編輯,連「意識型態」與「意識形態」這兩個詞都沒有統一。

我查過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意識型態是等於意識形態沒錯,可以互相代用。
但,能不能麻煩你堂堂一個大出版社,經過這麼多個學者翻譯,
還有審定背書,中間起碼還經過三個編輯的三次校訂。

而且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之前是先翻譯過英文版第二版,
現在重新翻譯英文版第三版,等於已經是至少校訂過六次了!

校訂六次以上的一個段落上下,
竟然連「意識型態」與「意識形態」這兩個詞都沒有統一。

你確定,你這種語焉不詳的翻譯,
我能當作「意識型態」的定義去相信嗎?


所幸,我有跟學姊借到這本書第三版的簡體中譯版。

我回到住處後,馬上把今天看到的繁中版幾段疑問,全部看了簡中版一次,
例如這一段的簡中版是這樣寫的:

----

我们在第5章节开头引用了路易斯•阿尔杜赛的文章,其中阿尔杜赛认为意识形态的运作就是彰显”明摆的事情”,在此之上他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有效运作的重 要标志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认为他们的信仰是自由的:”每个个体都被阐释为一个(自由的)主体,这样他就会自由地服从这个主体的戒律,也就是(自由地)接受 他的服从地位,也就是’自主地’做出服从的姿势和行动。”(249)

----

雖然,用詞不太習慣。

但,兩個中文版加起來,
我總算是能稍微確定英文原文作者的意思應該是沒有被扭曲......


這都還只是很淺薄的例子。

我遇到過更多更多簡直要讓人抓狂的譯文狀況,
會到達令我嚴重懷疑翻譯者到底瞭不瞭解什麼叫做翻譯的「信、雅、達」?


所以,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

但,就連一本2010年出的英文書,沒有中譯版的情況下,
我找遍全台灣,只有某一個大學圖書館有採購,連台北的國圖都沒有。

該大學圖書館的那一本,還是某教授的專案用書。
也就是,那本書雖然算是該校圖書館館藏,
可,實際上放在那位教授那裡,而且該教授專案結束之前,都不會歸還那本書。

我跑去國圖填請購單。
國圖館員非常訝異地說:「我很久沒遇到這麼熱心的讀者了,好久好久都沒有人來推薦書了。」

我客氣地問了一下,大概要多久才能把這本書編目完成,
館員的回答竟然是:「我們每個月編目上萬本書,我也不知道何時能到。」

點點點......


現在,我已經死了心,打算直接去買電子版了。
Amazon的Kindle或Apple的iBook。

起碼電子書不會絕版。

而,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



----

相關日記:
[達克日記] 2012/6/8--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二)

[達克日記] 2012/12/10--我是真的想讀原文版(其三) 

絕望的出版與書店銷售趨勢

[達克書摘] 絕望的出版與書店銷售趨勢

超大型書店的規模與銷售量——特別是暢銷書的銷售量——夠大,能向出版社要求比零售價低廉許多的折扣—— 可高達六五折甚至七折;而獨立出店卻頂多只能要求到四折的折扣。出版社回應高折扣要求的方式,便是更謹慎出版可能無法以更小毛利回收利潤的書。有些出版社 甚至提高書的零售價。這代表他們可能藉由折扣較高的書維持獲利,但是也提高折扣較少的書的書價,當然這也使書商更不願意嘗試不一樣的書。
大型書店龐大的庫存量也影響童書的出版與購買。獨立書店常可透過口耳相傳的機會,來促銷一些不一樣的書,如靠閱覽豐富的店員和讀者分享他們欣賞的作品,藉 此鼓勵消費。相對之下,大型書墊的店員人數通常因利潤考量而較少,也鮮少有這樣的專業知識。消費者一走進超大書店的童書區,迎面而來的便是上千上百本書目 ——不在是細心的店員選擇上架的——而書店除了將暢銷書擺放在醒目位置以外,並未提供任何選書指引。雖然選擇琳瑯滿目,但書店本身卻鮮少、或根本沒有明智 擇書的協助。最常出現的結果便是:知名度較低的書乏人問津,消費者早有耳聞的暢銷書則越賣越多。
大型書店所造成的困境,更因為最近的售書趨勢雪上加霜:例如美國的Amazon.com、加拿大的Indigo Chapters,和英國的Blackwell等網路書店。這些公司所庫存的書比大型書店的量更豐,理論上再版的書目一應俱全,讓讀者互相推薦的傳統賣書 方式更不可能。雖然如亞瑪遜書店等公司會努力夠過一連串相關推薦書目,讓讀者有機會將書評貼上網、供其他讀者瀏覽、藉此擴增消費者的選書範圍,但消費者仍 仰賴之前對書籍的知識抉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少的書能大獲成功,也越來越少書能有機會獲得出版。此外,J.K. 羅琳的《哈利波特》在國際間的高知名度,亦明確地顯示:出版成功就是讓更少的書晉身暢銷書之列、獨佔鼇頭、獲取更大利潤。可預見的未來是:出版商只要出版 他們認為人人都想買的作品,然後除了一、二本成功的書之外,其他書很快便會絕版。


--培利.諾德曼、梅維絲.萊莫(Nodelman, Perry/ Reimer, Mavis)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第三版。劉鳳芯、吳儀潔譯。台北:天衛文化出版,2009年3月。(頁142-143)

星期五, 12月 07, 2012

Adobe Acrobat X Pro 更新後無法啟用問題解決法

http://v-soar.com/phpbb2/viewtopic.php?t=7102

壹、問題起因:
零、問題發生在,任何一個Acrobat安裝更新檔後就無法在正常開啟使用軟體的情況

貳、解決方法:
一、打電話給Adobe客服,報上自己的Adobe ID,確定自己的Acrobat序號授權啟用是正常的
二、線上打開自己Acrobat以外的任何一套Adobe軟體,例如FireWorks
三、在那套軟體的工具列上,「說明」->「取消啟用」
四、完成取消啟用的全部手續
五、再次打開Acrobat,就會開啟當初第一次安裝完Acrobat要求輸入Adobe ID與序號認證的過程
六、Acrobat再次可以使用
七、線上跟客服人員確認Acrobat已經正常授權

參、尚未解決的可能後續效應:
八、是否每次Acrobat有任何更新,都得再這麼跑一趟重新啟用?
九、這問題從Acrobat 9開始就有,到現在都出到11了,為何都沒有解決?
十、Adobe那邊有沒有「啟用次數」的監控?
十一、若有次數監控,因為這種官方更新包而造成客戶必須重新啟用過多次的問題,客戶被迫每次都要在白天打電話進來問的窘境

星期四, 11月 29, 2012

喜歡的PDF APP(其二)

[達克日記] 2012/11/29--喜歡的PDF APP(其二)

 [達克日記] 2012/8/18--喜歡的PDF APP(其一)

iOS版Adobe Reader 10.4.3的更新閱讀流暢得得讓人驚豔!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adobe-reader/id469337564?l=zh&mt=8

這次更新,速度真的快非常多!

我每天都用這個APP看論文作筆記,今天更新後一開就有馬上有感覺到。

以前開超過40mb的PDF就開始會延遲。
今天開到500mb了,都還是非常地順暢。

光是這次更新就值得給五顆星的評價!

星期二, 11月 27, 2012

想要的筆記軟體(其四)

[達克日記] 2012/11/27--想要的筆記軟體(其四)

[達克日記] 2011/7/3--想要的筆記軟體(其三)

我終於找到了我理想中的筆記軟體了!!

就是iPad上的APP:NoteShelf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noteshelf/id392188745?l=zh&mt=8

NoteShelf這APP真的強大到爆炸!

這是繼GoodReader之後,我第二個貨真價實覺得必買且物超所值的生產力工具!

這兩APP配DropBox跟EverNote後,幾乎完美地達成了我對筆記軟體的所有需求!

能輸出PDF真的太強大了。

星期二, 11月 06, 2012

不上PDF保全的論文

[達克日記] 2012/11/6--不上PDF保全的論文

很多人會在自己要上傳國圖或學校圖書館的論文中,鎖上PDF的保全,不能複製文字與圖像、不能列印等等......

但,我從高中時代開始,就下定決心,除了我確定要商業出版的作品外,我所有的學術文章電子檔都不鎖,公開讓所有的讀者自由複製與列印。

並非我個人有什麼崇高偉大的道德理想或冠冕堂皇的遠景,想要創造一個知識能無限流通的大同世界。

而是,我很真切地希望:「若我能在學術研究上有些許墨漬筆痕,那也當是站在前人的足跡上延續的,我應當保留這個指向。」

一、我引用前輩的資料,也應當讓後輩方便引用。
即便,我查到的資料,是必須我自己手打一份起來的;
那麼,我何必要為難後來者,逼得他們又浪費時間重打一次?

二、專利保護的是作法,而不是想法;論文主要寫的是想法。

三、若我真打算商業出版我的學術文章,那也是再次重寫第二個版本以後的修訂版,而不會是在學術界發表的論文本身。

四、即便我鎖了PDF的保全,要破解也實在是太簡單了,何苦為難真正有心想要正當引用我文字之人?親痛仇快有什麼意義?

PDF的保全,本意是防止被惡意盜版,保護原作者商業出版或專利的所有權。

但,現今的狀況卻是,鎖上了這個防複製與列印的保全,卻不只是防備盜版者,反而讓真的想好好引用這份文章的正當讀者也被連累了。

學術界有學術界的規則。
學者文人應當有文人的風骨。

若這位讀者,是堂堂正正地合理引用,並且會註明資料來源;那麼,我為何要藉由PDF防止複製列印的保全來為難他?

若某個卑劣者,就是要盜印、偷取別人的學術成就商業出版利益;那麼,PDF保全在他眼中也只不過是多按一次鈕而已。


這篇文章,我曾經一度想要收入論文附錄裡,但最後我放棄了。

一來是頁數早就爆表。

二來......也許,對於這一切的一切,我至今還沒有想個通透。
或許有一天,我會改變我的想法。

對於我還沒有想清楚的事情,太早寫進論文裡,或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星期五, 8月 31, 2012

故事形態學之父普羅普生平與學術活動簡介(Ver1.1)

[專文] 故事形態學之父普羅普生平與學術活動簡介(Ver1.1)


本篇「關於普羅普的生平與學術活動簡介」的文字允許在CC-BY-SA 3.0協議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修改和再使用。





附錄三   故事形態學之父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生平與學術活動簡介
記錄者:Dark‧淡藍
一、特別附錄三之緣起
        就諸多意義而言,這亦是一篇多餘的文章,但筆者有十分想寫的理由。
        其一,是向如李揚、賈放與趙曉彬等,將故事形態學中文化,並且廣發介紹到中文學術界的前輩們致敬。
其二,是想藉此感謝每個幫助過我的人,恩師林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的吳老師、替筆者千里尋書的學長[1]、影印論文的大陸同學,在我漫長且拖拉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筆者無法取得這麼多特別的資料與文獻,而筆者能作的,就是認真寫下一些能給予其他研究者幫助的東西。
        其三,普羅普的生平與著作資料在繁體中文圈的資料實在太少。
        在筆者的心目中,普羅普不只是位大師,更是位改變故事研究歷程的重要人物。而這樣一位偉大的奉獻者,在繁體中文圈、在台灣,竟然連其生平都無法輕易得到……用白話來說,筆者非常不甘心。
        許多文本分析的論文,都把文本的作者生平很詳盡地作了研究跟記錄,但卻對研究方法的創建者甚少著墨,實在可惜。
        故此,即便非常佔篇幅,筆者仍打算執意寫下此附錄文,在筆者自己的所有網站公開全文、編寫中文版維基百科普羅普條目,並完全公開本篇論文與電子版PDF,讓有需要的研究者能直接看到繁體中文版的普羅普生平。
30 普羅普生平資料來源表
作者/譯者
書名/論文題目
普羅普生平資料來源
普羅普著,賈放譯
故事形態學
蝴蝶頁
賈放
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
第一章
趙曉彬
普羅普民俗學思想研究
第一章
李揚
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
第一部分,第一節
英文版
維基百科網站
Vladimir Propp


除此上表所列之資料來源外,輔以參考所有已列在本研究參考書目中各書的相關部分。
在撰文時,筆者會主要以賈放老師的博士論文中普羅普生平為主幹,剩餘心力放在增加註解,盡量還原普羅普的生平與學術生涯中,與俄國歷史相關的部分,讓我們這些與一戰、俄國歷史不熟的讀者能盡量理解普羅普早期戰亂頻繁的生活狀態。

二、普羅普生平
        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普羅普(Vladimir Jakovlevic Propp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Пропп[1]是俄羅斯著名的民俗學者與結構主義文學家。其學術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故事形態學」。
普羅普出生於1895416的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個有德裔血統的俄國家族。父親約安‧雅可夫‧普羅普,是位事務所的辦事員,而母親安娜‧伊莉莎白‧弗里德里霍夫娜‧貝澤爾[2]則是一位家庭主婦。
        據普羅普個人檔案與自傳的記載,他中學畢業於1913年,旋即進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在羅曼語系—日耳曼語系[3]讀了兩年後,又轉入斯拉夫語系—俄語系繼續讀了三年,在1918年完成大學學業[4]
        接下來的十年間,19181928[5],普羅普主要在多所中學教授俄語、德語和文學課。
1926年起普羅普應邀在幾所大學裡授課,起先是在列寧格勒工學院經濟系教德語,後因該系停辦,而轉入計畫學院,在那裡負責外語教研室。其間還曾在第二外語師範學院教書,並負責日耳曼語文教研室。
        1932年,普羅普受聘於列寧格勒語文語言歷史學院羅曼語系—日耳曼語教研室,任副教授。後隨著該學院改為國立列寧大學語文系,他也被編入了列大。
        列大成立了民間文學教研室後,普羅普便開始開始民間文學課程,並擔任過幾年民間文學教研室主任。他在列大工作了近40年,直到1966年退休。退休後,仍繼續擔任顧問教授。
        在他的教學生涯裡,同時還在國家地理學會、東西方語言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
        1970年,普羅普病逝於列寧格勒。

        若我們僅從賈放老師精鍊的文筆裡來看待這一段「普羅普生平簡述」,乍看之下,還真會以為普羅普的一生是如同賈放老師所故意笑言的:
如果僅從這些記載看,普羅普的一生似乎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平靜得不能再平靜除了讀書,就是教書、研究,一位書齋型的學者,如此而已。[6]
        但如果我們將這段時間俄羅斯,尤其是歐俄地區經歷了多少戰亂或革命,我們就不得不為普羅普老先生的一生捏上一大把冷汗:
1.     1905年,俄國革命是一連串罷工和反對尼古拉二世政府的暴力事件。
2.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與德國是敵對國。
3.     1917年俄國革命分為兩個階段:
    二月革命令尼古拉二世遜位,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十月革命的結果就是布爾什維克奪得統治俄國的權力。
4.     19181922年,第三次俄國革命。
5.     19391945年,第二次次世界大戰,俄國與德國又是敵對國。
用四個字縮寫上述這段時間的歐俄地區可以用「動盪不安」來形容。
        而普羅普的人生則是1895/4/29—1970/8/22,且他是一個「俄德混血兒」!還是一個專門教授德語的教授!我們幾乎可以說普羅普的一生中,俄國幾乎沒有平靜過!而且敵人總是他血統裡另一部份的來源國家:德國。
        我們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充滿共產黨紅旗批鬥的大時代下,一位幾乎會被打成黑五類的俄德混血的德語教授究竟是花費了多大的心神與力氣,才讓自己求得這麼一份「平靜的學術生涯」。
        在普羅普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及他有一些引用資料的來源在戰亂中遺失,請讀者原諒……這麼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在我們知道二十世紀歐俄動盪後,竟顯得如此驚濤駭浪!
        李揚在《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的註釋中,也有這麼一段紀錄:
13:未受重視的原因,在國外主要是由於語言上的隔閡,在蘇聯是由於受到正統派的壓制和批判。蘇聯三十年代早期對形式主義的批判和四十年代末對資產階級學術批判,都多少牽連到普羅普。到後來他也不得不承認錯誤。參見: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ORE, ppⅹⅳ-ⅹⅴ.(頁267
        那麼賈放自己是怎麼看普羅普學術生涯的呢?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段他自己的博士論文〈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中得到答案:
熟悉俄羅斯社會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蘇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極權政治的高壓統治使很多人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只會重複長官意志的傳聲筒。更有一些趨時的文人按社會定貨寫文章,造成的結果就是文字垃圾氾濫成災。普羅普不是鬥士型的論戰家,他只是憑著學術的良知和獨具慧眼,始終不隨波逐流,堅守自己學術立場,寫出他所思所想。他留給後人的學術遺產也會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老化的部分,但那種智慧的光芒、內在的激情和縝密的邏輯力量,雖經時間的沖刷掏洗,依然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靈。[7](頁13
        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劇烈的內心掙扎,才讓普羅普的學術研究是如此的輝煌與充滿神奇的色彩。

三、普羅普著述概況
        從上述生平中,我們可以得知普羅普不僅精通德語,有著深厚的德國文學涵養。早年甚至有一些德語教學方面的著述發表,而且「直到他生命的盡頭都未喪失對德國語言學問題的興趣[8]」。
        但,普羅普自己卻認為他真正的學術專業是「民間文學」[9]
        普羅普的民間文學研究與著述活動始於20年代,即他大學畢業後、當中學教師的那段歲月。
        普羅普一生治學認真,從普濟洛夫在1975年所整理的著述目錄來看,普羅普生前發表的各類文章、著作、編輯的文選等有96種,再加上離世後由他人整理出版的部分,已過百種。若以形式而言,作一個大致的分類,他的著述大致可以分為五類:
        第一類,德國語言學問題論述。
        第二類,故事形態學,這是構成他學術理論遺產的核心部分,共6本專著:《故事形態學》(1928年第一版,1969年第二版);《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1946);《俄羅斯英雄敘事詩》(1955年第一版,1958年第二版);《俄羅斯農事節日》(1963);《滑稽與笑的問題》(1976);《俄羅斯故事論》(1984)。(最後兩本都是1970年普羅普過世後才出版的。)
        第三類,學術論文,論文又可分為兩大類:
        3-1,第一部份與故事形態學有關,《神奇故事的轉換》(1928);《關於神奇故事的起源問題》(1934);《民間文學中儀式化的笑(關於不笑女的故事)》(1939);《奇異誕生的母題》(1941);《從民間文學的角度看俄狄浦斯》(1944);《楚克奇人的神話與基里亞克人的敘事詩》(1945);《俄羅斯英雄敘事詩發展的基本階段》(1958);《神奇故事的結構研究與歷史研究》(1966)等。
        3-2,第二部分是談民間文學基本理論問題、民間創作的特徵與民間文藝學方法論問題的,其中重要的有:《民間文學的特徵》(1946);《民間文學與現實》(1963);《民間文學體裁分類的諸原則》(1964);《俄羅斯民間文學的體裁構成》(1964);《論俄羅斯民間文學的歷史主義及其研究方法》(1968)等。以上這些論文皆被普濟洛夫收錄在1976年編輯的《民間文學與現實》中。
        第四類,是普羅普為許多民間文學論著寫的書評及雜論。
        第五類,是普羅普編選校定的民間文學作品集:《AH‧阿法納西耶夫收集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三卷本》(1957);《勇士歌兩卷本》(與普濟洛夫合作,1958);《民間抒情歌謠》(1961);《AИ‧尼基福洛夫收集的俄羅斯北方故事》(1961)。[10]
        從上述目錄中,我們可以看出普羅普的研究不但廣涉故事形態、英雄敘事詩、節日民俗、民間文藝理論和喜劇美學等多個領域。他的《俄羅斯英雄敘事詩》在俄羅斯史詩學界至今仍是個里程碑。他的《俄羅斯農事節日》於俄羅斯的歲時節日研究至今仍是抗鼎之作[11]。但故事學在他研究中所佔的比例還是最大的,有三本專著,而在論述中的第三類的學術論文中,也有超過大半是在談故事與民間文學。由此可知普羅普故事學確實是普羅普用心最多的一個研究主題。從發表時間來看,故事學方面的著作較集中在50年代以前。

四、普羅普與故事形態學的學術系統
        在眾多參考資料中,幾乎都有提到,普羅普對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普遍研究民間文學或民俗學的幾種方法有著諸多的不滿與批評[12]
這些不滿,我們甚至可以在《故事形態學》第一章的諸多角落中找到。
彷彿就是為了解決這些不滿與研究方法的不足,普羅普開始建構一套屬於他自己的研究方法:故事形態學。
普羅普的故事學思想體系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
        在《故事形態學》的第一章開場,他就如此寫道:
毋庸置疑,我們周圍的現象和對象可以或者從其構成與結構方面、或者從其起源方面、或者從其所經歷的變化和過程方面去進行研究。(頁3
        普羅普根據認識其故事規律的把握,從上述三個方面:結構、起源及變化過程,循序漸進地探討。
而從他三部故事學專著,我們也可以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
.   從《故事形態學》的結構分析
.   到《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的起源研究
.   再到《俄羅斯故事》的歷史總結
我們可以發現普羅普在故事學上,是按著一步一步地展開整個故事形態學之研究格局的。瞭解到這一點,對於全面瞭解普羅普故事學思想體系和他在不同階段的學術取向變化,乃至於評價其理論貢獻,是相當必要的。
        賈放於2000年的〈普羅普:傳說與真實〉一文中,就曾經這樣比喻:
如果將普羅普一生的建樹比作一個建築群的話,他在故事學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其中最高的一座大廈,《故事形態學》是大廈輝煌的頂尖,但頂尖遠不是全部。[13]
        同時,趙曉彬也在他的《普羅普民俗學思想研究》應和了這樣的說法:
普羅普的學說是一個體系。普羅普認為民間故事、史詩、禮俗等是一套民間敘事系統,它們之間是互相關連、相互依存的,它們有個共同的敘事結構。普羅普是把民間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形態來看待的,所以他的六部作品是一個研究系統,而不是互相孤立的。(頁9
        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普羅普以《故事形態學》的三十一種主功能項為基底,構築出了一個足以解釋民間故事、史詩、禮俗等的「民間敘事系統」。

五、普羅普的學術評價
        姑且先跳過眾多學術界對普羅普的學術評價,單論筆者個人對普羅普的評價直至崇敬的地步。
        在一般讀者的眼中,故事是一個又一個完整的「事件」,彷彿一個巨大的、已經完成的工程。讀者知道這個故事是怎樣的東西,但卻不知道它是怎樣蓋起來的。
        但在普羅普與瞭解故事形態學的人眼中,這些神奇故事卻是一塊又一塊的「情節零件(功能項)」。我們能輕易地將某個故事工程,拆解回一塊又一塊的「情節零件」,然後再重組起來,甚至只聽某個故事的局部,就能將整個故事的完整起承轉合脈絡全部拼湊出來。
        故事形態學,不僅是一套「拆解故事的工具」或「文學的研究方法」,它更是一套「公式化的科學方法」。
        對學物理出身的筆者而言,故事形態學就是故事學的「公式」,一如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一樣,只要知道的角色、情節或環境條件夠多,我就能算出這個故事。
        對文學這樣一個重視「質化」研究的領域,普羅普的故事形態學縱使還無法做到完全客觀的「量化」,它最起碼也已經是一個起了頭的可靠方法。
        一如筆者在本附錄文開場所言:在筆者的心目中,普羅普不只是位結構主義大師,更是位改變故事研究歷程的重要人物。
        那麼,普羅普又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學術人生呢?賈放的博士論文中,有著這樣一段記述:
用中國人喜歡說的一句話來評價普羅普,可以說他是一位性情中人。這在他晚年的一段自述中有鮮明的體現:人們說,科學就是功勛,科學就是勞動。科學即勞動——就是如此。勞動是巨大的、持久的、緊張的。但功勛是什麼?這話不適合我。科學是一種迷戀,一種與生俱來的迷戀。對這種迷戀來說,人並非總是自由的。一旦被這種迷戀之情擭住了,你就像著了魔,可以夜以繼日的工作,可以沒日沒夜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我可以只是憑著這迷戀、憑著靈感作創造性的工作。靈感過去了,工作便不能順利進行。我不太能夠沒有激情地、淡漠地、堅持不懈地工作,就像別人能夠做到的那樣。當然這是我的缺點。 [14](頁13
        普羅普的學生,俄國著名的勇士歌研究專家尤金(Юдин Ю.)回憶說,普羅普喜歡重複說的一句話是:
科學只同兩種東西打交道:事實以及思考事實的方法。[15]
俄羅斯著名的民間文藝家、普羅普的研究者普濟洛夫發現普羅普的著述有一個特點:
普羅普屬於那種大學者之列,他們每日緊張而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未必都與寫作發表聯繫在一起,他們只有當從這件事中難到了迫切的內心需求並從這項工作中獲得了真正的滿足時才會付諸紙筆。……因而普羅普的文學遺產中幾乎沒有那種偶爾為之的、無足輕重的東西,他所寫的一切都是由學術發展的自然邏輯決定的,而他涉筆的與學術界當前事件相關的一切也總是由他的興趣和愛好決定的。[16](頁13
        李揚在《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中,引用眾多學者的話,替普羅普的故事形態學下了如此高的一個評價:
美國學者羅伯特‧蕭爾斯(Robert Scholes)總結道,除去對亞里士多德遺產的追溯,庶幾可以說普羅普對俄羅斯民間故事的研究開創了結構主義研究方法的先河。普羅普提出的形式提純simplification of form),一直是結構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的原動力。雖然普羅普的研究過於質樸,過於直率——或者說正式由於過於質樸,過於直率——才證明在文學理論中他的研究遠比列維—斯特勞斯的更重要。如果談論門派,普羅普是正統派的第一位教皇。[17](頁9-10
        看過這麼多前輩學者對普羅普的學術評價,縱不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也能讓我們對普羅普這位故事形態學大師多一份的瞭解,而這也是筆者畫蛇添足也想寫下這篇附錄的主因。
        最後的最後,讓筆者再次引用賈放老師的話,借花獻佛來向普羅普這位結構主義的文學大師致敬:
普濟洛夫在另一篇文章中稱他為一代宗師,說在他的羽翼下走出了一大批如今在俄國民間文藝學界舉足輕重的專家,[18]這就是由他的同道者和學生們構成的普羅普學派
立言、樹人,功在千秋。[19]

-------------------------------------------

[1]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英文版Vladimir Propp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Vladimir_Propp(擷取時間:2012/5/26
[2] 普羅普的母親為何沒有冠夫姓,這件事本文的引用資料都沒有多作解釋;筆者雖然覺得奇怪,但基於尊重的立場,依舊使用賈放老師的標準寫法與譯名。
[3] 德語即屬日耳曼語系。
[4] 普羅普的這段大學經歷完全可以從他擁有俄德兩國血統解釋,也是為何《故事形態學》原文版中會有這麼多非俄語的狀況出現的原因。(筆者查資料查到昏天暗地。)
[5] 請特別留意,1918-1922年這段時間中,非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俄國處於政局相當不穩定的第三次俄國革命中,歐俄地區的生活鐵定並不好過,所以資料難以查證和保存是可以接受的。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俄國革命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84%E5%9C%8B%E9%9D%A9%E5%91%BD(擷取時間:2012/8/31
[6] 以上普羅普生平均參考自: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第一章 普羅普的生平及學術活動簡述,一、普羅普生平。(頁11
[7] 筆者就是被普羅普故事形態學這份內在的激情與邏輯所感動的讀者之一。
[8] 普濟洛夫,《民間文學與現實‧序》(Фольклор и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ь. Предисловие,  M.1976,第7頁。譯文來自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1)。
[9] 看著普羅普俄德混血又是德語教授、俄德又長期交戰的狀況上,我們不難想像為何他不敢主張德語研究是他學術的主要部分之一,而主張「俄國民間文學」才是他的學術主力,也許可能是一種為了「政治正確」的說法。
[10] 以上五類的內容與標題,全都出自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1-12)。
[11] 〈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2)。原文註腳如下:
筆者1998年在普羅普生前工作過的聖彼得堡語文系旁聽民間文學時,這本書仍被作為該專題的教科書,普羅普的再傳弟子斯維特蘭娜‧阿多尼耶娃副教授說:60年代出的書,現在看是有點老,有些新材料那時還不知道,可它依然是最好的。
[12] 如李揚,〈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頁4)、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2),都有提到普羅普對當時研究者與方法的不滿。
[13] 賈放,〈普羅普:傳說與真實〉,《俄羅斯文藝》,2000年第2期,第45頁。
[14] 普羅普,《在1965年春天紀念會上的講話》,索妮婭譯,《俄羅斯文藝》,2000年第2期,第50頁。而本段全文出處為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3)。
[15] 尤金,《普羅普的俄羅斯故事論》( В.Я.Пропп . Русска ,реценэия_Рус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 ⅩⅩⅨ),第167頁。而本段全文出處為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4)。
[16] 普羅濟夫,《普羅普著作中的民間文學問題》,載《民間文學的類型學研究》(Проблемы фольклора в трудах В.Я.Проппа,_В кн. :Тип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ания по фольклору, M.,1975, 7-8頁。而本段全文出處為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3)。
[17] 《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原文註15Robert Scholes: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p.59(頁267
[18] 普濟洛夫,《重新閱讀和重新思考普羅普》,《古風今存》,1995年第3期,第2頁。
[19] 賈放,〈普羅普故事學思想研究:《故事形態學》、《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羅斯故事論》為重點〉(頁14)。


本篇「關於普羅普的生平與學術活動簡介」的文字允許在CC-BY-SA 3.0協議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修改和再使用。